有些慢性疾病可引起尿失禁

 

  中老年人是尿失禁的主要人群,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有些慢性疾病可引起尿失禁,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要注意警惕。

 

  某些慢性疾病能也增加尿失禁患病危险性,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由于长期咳嗽,以致腹压持续增加,进而引发尿失禁。糖尿病患者易患尿失禁的原因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膀胱感觉减退或丧失,以及逼尿肌反射活动障碍,同时微血管和神经病变也可影响膀胱的神经和血供,造成膀胱功能的不稳定。

 

  男性前列腺疾病能引起膀胱功能不稳定、逼尿肌发生不自主收缩,主要症状为尿急,由于尿急,可引起尿频、尿失禁等症状;同时,前列腺发生炎症后,可使膀胱储尿功能和排空功能丧失导致尿失禁。而膝关节炎、椎间盘突出、骨折等运动系统疾病往往导致老年人行动不便,不能及时排尿,因而增加其患尿失禁的风险。

 

  微微健康网提醒您:老年人要注意预防尿失禁现象,平时必须注意保养好自己的前列腺,预防前列腺发炎,在饮食上一定要多注意,日常生活不宜久坐,应多进行一些身体的锻炼,还要定期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保健常识 高血压 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