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防“风” 别放松

  中风是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溢血、脑梗死等原因引起的。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风”已成了亚洲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号杀手,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而我国每年都有270万左右的人中风,其中170多万死于中风,且这两个数据都在逐年增加。我国存活下来的中风病人中,约有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段时间,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入侵,医院里的中风病人也有所增加,几乎占到急诊量的两成。

  12月和1月中风高发的时间段

  据统计资料,往年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在12月份和1月份。中风是对脑血管意外的统称。由于发病急,来势猛,难以预测,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因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而80%以上发生在冬季,故医学专家又称之为“中老年人冬季的流行病”。

  医疗气象学研究认为,冬季天气转寒,气温、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而冷空气又不断入侵,人体受冻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升高,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又因为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所以极易在冬季发生中风。“三高”中年人也不易躲过中风。

  中风的发病率已经非常高了,平均1000人中,大概有15人曾经中风。而脑溢血、脑梗死等更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高血压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等疾病患者也比较容易中风。这些疾病会导致动脉管腔内膜病变和狭窄,当温度变化较大时,这些患者很容易出现中风的症状。据临床医学统计,约90%以上的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 ,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庭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有危险性。如今,50岁以上的人中,90%以上患有高血压,而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也非常高。

  中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约72%的首次中风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一数据也在发生着变化,中风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由于现在的中年人,尤其是男性饮食、生活习惯不良,工作应酬不断,烟酒不离身,加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他们成了患高血压 的主要群体,因此中风在他们当中暴发的几率非常高,应该引起重视。老年人日常生活要更加当心。

  高血压是引起脑溢血、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而脑溢血、脑梗死则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季节寒冷这个“诱因”导致中风病人增加。年纪比较大的,而且有高血压 的病人最忌忽冷忽热,骤冷时极易导致中风突发。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天冷防“风” 别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