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儿童药被用错了 “好娃娃”和“优卡丹”千万别同吃

 

 

西安“病毒灵”事件,暴露出了人们对用药敬畏之心的缺乏。实际上,除一些没有正规资质的机构会出现给孩子用错药的情况外,不少家长也会因医学知识匮乏,给孩子自行用错药物。

 

误读药名——

“小儿安”并非安神药物

 

“曾在火车上遇到一对年轻夫妻在给一个不到一岁的宝宝服用‘小儿安’,我问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这个药,他们说孩子哭闹不睡觉,怕吵到旅客,所以服药希望能起到安神作用,我赶紧制止,告诉他们这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药物,不是安神药。”

 

它的通用名是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国内30家药厂都有生产。因被简称为“小儿安”且起效快,孩子一不舒服,马虎的家长便给其服用。然而这个药主要用于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肠炎、耳炎、结膜炎等。且副作用和过敏等风险大,使用时一定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和医嘱要求。

 

从事了十几年药剂师职业、拥有中美双重认证职业药师资格的冀连梅说,根据药名的理解来吃药,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也是常见的错误。类似被误用的药物还有“保婴丹”,看到药名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其有预防婴儿疾病的作用,有事没事就给宝宝吃。其实说明书上写的是疏风清热,只有得风热感冒才对症。因其中含有朱砂也就是汞,若为预防感冒而长期使用,会导致宝宝汞中毒。

 

忽略有效成分——

“好娃娃”和“优卡丹”别同时吃

 

因广告热播,好娃娃和优卡丹成了被熟知的两个儿童感冒药品牌,一些家长会误认为这是不同药品,两样一块吃肯定好得快,这是极大的误会。这两种药虽然商品名不一样,但却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如果同时吃,易造成重复用药、对应的有效成分过量。

 

它们都属于复方制剂,即一个药品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国外不推荐4岁以下孩子使用复方感冒药。”冀连梅说。儿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属可自愈的疾病,吃不吃感冒药都不会缩短感冒病程。感冒药并不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只能缓解感冒伴随的发烧、流涕等症状。若孩子发烧只需用退烧药将体温控制在38.5℃以下,一般5~7天就可痊愈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 儿童药品 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