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 2014-04-24 12:06:49
这些年,大家生活好了,大鱼大肉、精米精面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在追求精致食物和口感的同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也找上门来了。一方面,很多人营养过剩,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人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公众缺乏营养与健康知识所致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为国人规划了未来6年饮食健康、营养防病的目标。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辟“专家教您怎么吃”栏目,请专家为您解读纲要,告诉大家怎么吃更健康,如何才能做到饮食多样化,怎样才能让饮食结构更加合理,老人、儿童、青少年、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该怎么吃,哪些食物人们吃得太多了,哪些食物吃得还不够。希望您能把美食变成健康的助力剂和防病的良药。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就国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告诉大家怎么吃更健康。
问题:精米白面和红肉摄入量大
目标:谷类食物不低于50%
谷类食物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量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们偏爱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脂,当谷类食物摄入过少时,就必然会出现脂肪摄入过多的问题。《纲要》提出,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模式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
问题:优质蛋白摄入量太少
目标:优质蛋白质应占45%以上
适宜的膳食模式中,蛋白质的供能量比为11%~15%。对于我国成年人来说,膳食蛋白质的营养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2002年,我国居民蛋白质摄入量为65.9克/标准人日,优质蛋白质的比例占40%,蛋白质供能比为11.8%,相对较低。《纲要》提出蛋白质摄入量为78克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占45%以上的目标,既讲明了我国居民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强调了优质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只有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才能避免过多摄入蛋白质造成的代谢负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