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 2014-06-09 19:31:00
天气越来越热,又到了吃鱼生的好时候。近期,央视报道广西一男子爱吃鱼生,肝脏里长了几百条肝吸虫,引发广泛关注。广西疾控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肝吸虫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据估算,我区约有300万~600万人感染肝吸虫。很多人认为,白酒、芥末、醋等鱼生配料能杀虫,但试验结果证明,这只是“吃货”们的自我安慰。
据央视报道,广西一名男子正是因为爱吃鱼生,结果患上肝吸虫病,引发肝脏肿瘤。医生在他的肝脏里发现了几百条肝吸虫。
在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制所,类似的病例资料还有很多。49岁的横县居民何先生经常吃鱼生,2011年被查出患有肝吸虫病、胆道感染。近期,他觉得腹部隐隐作痛,入院检查,被诊断为肝癌,医生认为与肝吸虫病相关。
一边是口舌之欲,一边是染病之忧。大部分人都知道淡水鱼生里可能有寄生虫,可是“吃货”们会自我安慰——不是天天吃,应该没关系。
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制所所长杨益超介绍,淡水鱼很容易感染肝吸虫的幼虫(囊蚴),“运气不好,吃一片就会中招。”如果吃中的是一条感染了肝吸虫的鱼,那么,薄薄的一片鱼生里,就可能有上百条虫。最多的时候曾在一个病人的肝脏里取出上万条肝吸虫。这些虫子在肝胆管里钻来钻去,造成胆管扩张、肝脏肿大等一系列病症,甚至有可能引起胆管癌。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肝吸虫感染确认为胆管癌的1类致癌物(明确致癌物)。杨益超说,感染肝吸虫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得胆管癌,但是会比普通人的患病几率高。横县人民医院每年开展肝吸虫相关胆管癌手术都在40~60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