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 2014-06-11 17:35:00
很多疾病,看名字就大概能知道症状什么样;但也有些病名,并不与症状相符。如果按照疾病名称想症状,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这是因为有些现代医学的病名是译自欧美或日本,与疾病的表现常常有出入,应引起注意。例如,心血管内科就至少有三个病名有此情况。
间歇性跛行不是真跛行
间歇性跛行,英文为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因由法国医师Charcot于1859首先提出,故也称为Charcot syndrome,中文称间歇性跛行综合征。Intermittent是间歇的意思,但claudication的确切含意并不是跛行,跛行的英文是lame(形容词),意思是跛的、瘸的、残疾的,动词和名词是limp。Claudication是指在行走之初没有问题,行走之后出现下肢肌肉酸困、疼痛不能继续行走,休息可缓解,再行走又可发作。我国将此情况译作跛行,是否恰当值得讨论。
此病是由于腿部动脉血供障碍所致的特殊表现。病人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痉挛,休息时症状可消失,再行走又可出现同样症状,并不是真的跛行。治疗此病用血管扩张药有效,若能行狭窄动脉扩张或放支架,可能会有较佳的疗效。由于病名用的是“跛行”而实际并非真的跛行,容易误诊、漏诊和把有跛行的病诊断为此病。例如,脊髓性间歇性跛行症易被误诊为间歇性跛行。前者是由于一过性脊髓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而并非下肢动脉供血障碍。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