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 2014-08-25 08:19:00
近两个月来,借助社交网络的疯狂扩散,一桶融合了游戏挑战和慈善公益的“冰水”,跨越了国界,在整个地球上肆意淋浇。“ALS冰桶挑战赛”以近乎“自我恶搞”的游戏形式推广慈善项目:参与者要么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C罗等名人一样,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要么向ALS(即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协会捐款,以帮助俗称“渐冻人”的ALS患者。
然而,在传入国内后,上传“湿身”视频的参与者们很少提起ALS,似乎更倾向于将淋冰水变成一场证明勇气的“秀”,而忽视了活动的初衷——唤起人们对ALS这一罕见病的重视。
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郑重呼吁,公众应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在帮助患者上。和普通人不同,ALS患者在确诊之时便早早得知了潜在的死期。接下来的每天,他们都在“向死而生”。特效药问世遥遥无期,能帮助他们经受“渐冻”过程的,唯有良好的居家护理、定期医学监测和爱心扶助。
专家同时提醒,一桶冰水迎头浇下,并非人人能耐受得住。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在炎热的夏天,突然遭受冰水的刺激,温差超过三十摄氏度,对血管是一个巨大考验,有可能诱发颅内出血等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即使是为了慈善,“冰桶”的挑战者们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什么是ALS?
ALS一种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 最早手臂肌肉会自跳
简称为ALS的“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有多个别名:在我国大陆地区,它被称为“运动神经元病”,在中国台湾地区,它被称为“渐冻症”,在法国,它叫做夏科病(Charcot),在美国它则叫做“卢伽雷氏病”(Lou Gehrig)。
在42岁的患者林声(化名)看来,不管它叫什么名字,都改变不了它把自己的人生逐步“冻结”的现实。一年半以前,一向身体健康、热爱运动的林声在小区里跑步,突然觉得双腿无力、发软。一开始他以为是运动过量的结果,睡一觉就没事,没想到情况迟迟不见好转,上下楼梯也渐渐变得吃力。半年后,他一蹲下就无法站起来,双腿肌肉萎缩、不能上下楼,手臂肌肉明显地出现自发跳动。他从骨科转到神经科,经过肌电图等一系列检查后得以确诊。如今,林声只能扶着栏杆勉强行走三五米,再也不能自由奔跑。
“ALS发病时,最早表现为‘手上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神经遗传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ALS专家张成教授说,早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手臂肌肉自发跳动,手背上肌肉萎缩、可以轻松地把皮肤上提,许多人洗脸时无法拧干毛巾,吃饭时拿不住筷子,想出门时转不动门把手。这些症状经常被患者误当成“关节炎”,许多人在中医科、康复科、骨科治疗无果后,才转到神经科,继而很快得知噩耗。
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也没有特效药。甚至在权威专家看来,药物治疗在控制病情快速恶化的六个条件中,只能排到第四位。由于上下运动神经元受到了损害,ALS患者从最初的手脚肌肉无力、僵硬,逐渐扩展到全身肌肉,无法行走,无法说话,无法吞咽,直至大脑完全丧失对肌肉的控制,因无法呼吸而死亡。但残忍的是,疾病并不会损伤患者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如何被“冻住”的,从而倍增痛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聪教授介绍,这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好发于40~50岁的中年人。“我国的公众,甚至非神经科医务人员,都还对‘渐冻人’比较陌生,但提到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相信就会对这个病直观地明白了。”
现状 中国患者平均存活3~5年 护理得好可活10~20年
张成介绍,作为一种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疾病,ALS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四到六,患者人数不多,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也有年轻病患。全球最著名的ALS患者当属物理学家霍金。从21岁确诊到如今,他已经抗争了51年。但这样的抗争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是一种奢望,因为很难获得与霍金相同的医疗护理条件。
“我国ALS患者确诊后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三到五年。如果护理得好,一般可以坚持十到二十年。”张成说,在中国的医疗条件下,不可能让患者长期住院,只能采取居家治疗和护理的模式,病情变化时再回医院。护理是否到位,对ALS患者的生命何时走向终点有很大影响。家属和护工的精心护理,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的信号,减少发生意外危险的几率。
据统计,夺去ALS患者生命的前三位“凶手”,分别是肺部感染、重度营养不良和呼吸困难。它们与呼吸肌和咽喉肌的萎缩相伴而来,此时患者早已瘫痪多时。然而,也有患者尚未丧失正常行走和说话能力时,便不幸发生意外。一位年过七旬的早期患者在全家聚餐时,一时分神,被食物呛了一下。由于他的呼吸和吞咽功能差,无法像常人一样把食物从气管咳出来,结果很快因窒息而过世。
高聪说,目前,ALS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与艾滋病、癌症等并列的五大绝症之一。在广州地区,这样的“渐冻人”保守估计也有数百人。由她确诊的患者已有几十例。她指出,由于这个病进展缓慢,不典型的患者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重症肌无力或者多发性硬化。
值得注意的是,ALS病程进展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作为一个罕见病,在到处寻医过程中,患者会找一系列不同专业的医学专家就诊,甚至神经病学家也可能不能在病程早期识别ALS。当临床表现很典型的时候,绝大部分运动神经元已经破坏消失。
治疗:目前无法治愈,延缓病情首位因素是改善营养
目前国际唯一承认且通过美国FDA批准的ALS治疗药物是力如太。“这种药非常贵,一个月四千元,只能自费,实际上效果并不是人们期待的那么好。”张成说,它无法治愈疾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而研究显示,用药者的病情进展比不用者也只推迟了一年半。
对于ALS患者来说,更现实的方法是采取综合治疗手段,改善症状,延缓“渐冻”的进程。这取决于六大条件。
居首位的是改善营养。“许多患者过早离去,是被饿死的。”张成说,吞咽困难会造成长期的营养不良。家属要注意,早期患者饮食要采取半流质,吃面条、松软米团等容易吞咽的食物,还可减少食物被呛入气管引发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喝水要“降速”,吃饭时旁人别去打扰,他们一分心则容易发生呛咳。
一旦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需要尽快做胃造瘘,通过造瘘管进食。有些患者吞咽肌萎缩时还能行动,不愿意插胃管或胃造瘘,但这样既不利于营养吸收,也可能发生呛咳意外危及生命,或者食物返流而引发肺部感染。
高聪也认为,治疗主要还是对症处理、非药物的支持治疗。力如太只能延长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但不能治愈运动神经元病和改善症状。“逐渐‘冻住’的躯体和昂贵的治疗费用,都成了这些‘渐冻人’生存下去的巨大挑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