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不同地方的人爱得什么病?

 

“APEC蓝”刚刚过去,小编就开始了“北京咳”。虽然“北京咳”算不上“地方病”,但有很多实实在在的疾病都和特定的地域紧密联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在中国,不同地方的人爱得什么病,祝大家身体健康。

 

广东人:易得鼻咽癌

 

▲香港演员张达明曾患鼻咽癌

 

一些在特定地域范围有很高发病率的疾病往往与该地区的地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鼻咽癌高发于广东。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约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其中以广东为最高,因此鼻咽癌又称“广东癌”。

 

今年年初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广东省内,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属于高发核心地区,男性可达20~30/10万,女性为10~20/10万。

 

虽然生活环境变化,饮食结构改变,但鼻咽癌发病率一直很稳定,即便是移民离开的广东人,依旧是鼻咽癌的高发人群。

 

至于鼻咽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结论,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广东气候湿热,因此广东人易得鼻炎、咽喉炎,而不断反复的炎症正是癌细胞生成的温床。

 

此外这还和数亿年前形成的地质条件有关。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地下都分布着距今五亿年前地质时代的寒武纪地层,其中的炭质页岩和石煤含镍较高,而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来源与寒武纪地层的镍元素含量成正比。

 

分析还表明,鼻咽癌高发区的岩石、土壤、饮用水、大米等食物和人头发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都具有一致性。

 

对于鼻咽癌的发生还有一种看似离奇的说法—与讲客家话、潮汕话的广东人相比,讲白话的广东人最易“招惹”鼻咽癌,这一结论来源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洪明晃教授。

 

如果追根溯源,讲客家话、潮汕话的广东人祖先其实是北方人,但讲白话的广东人就属于纯正的南方人。现在医学界大多认为它的形成和基因有关系,不过因为还没有锁定到基因,因此鼻咽癌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青藏高原:易得白内障

 

尽管白内障属于多因素疾病,但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都已显示,紫外线属于白内障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白内障高发于西藏地区绝非偶然—根据相关的医学调查,西藏的白内障发病率高达14.6%,比我国其他地区(相同年龄、性别人口的白内障发病率)高出约60%,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西藏高海拔所特有的强烈紫外线辐射。

 

高海拔除了会导致更高强度的日照,氧气含量和气压等原因还会带来一些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例如高血压,有大量的医学论文和著作都有数据显示: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潮汕人:爱得食道癌

 

当然啦,也有一些病没查出来它和当地的气候、地理特征等“硬件”有啥关系,可偏偏就赖上这个地方成为该地区的高发疾病,原因只有一个—以饮食为代表的生活方式。

 

食道癌高发于潮汕地区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又浓又烫的工夫茶是潮汕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的食道黏膜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黏膜细胞遭到破坏,而长期饮用过烫的茶水则会令食道黏膜长期处在糜烂的状况下,从而诱发肿瘤。

 

不过工夫茶只是食道癌的发病诱因之一,真正致病的杀手是亚硝酸胺的过量摄入和遗传因素。咸菜、萝卜干等潮汕人特爱的配菜,含有过量的亚硝酸氨,长期食用,不仅营养不良,还会引起食管病变。

 

研究还表明,潮汕食道癌患者存在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与同样高发地区—河南拥有相同的易感基因,相关考古资料也显示潮汕人在历史上就是向南迁徙的河南人后裔。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鼻咽癌 食道癌 痛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