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你错了!专家揭开草莓致癌农残的真相

 

乙草胺到底有多大毒性?

 

对消费者来说,“乙草胺从哪来的”或许并不重要,他们更关心的是,草莓究竟能不能放心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道中将检测结果与欧盟标准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超标数倍的结论只能作为参考。

 

致癌物有分级,1类致癌物指的是,只要达到一定摄入量,对人类的致癌作用是具有一定风险的;2类致癌物指的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摄入一定剂量的某物质后有致癌可能性,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会导致人类得癌。

 

阮光锋补充说,乙草胺的b-2类分级是美国环境保护局在1996年前用的标准;且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国家毒物学研究项目现在都没有将其列入可疑致癌物清单。 事实上,咖啡、汽油也属2类致癌物。

 

剂量决定毒性。阮光锋说,检出超标不一定等同于风险很大。央视报道的检出值最高为0.367ppm。对比标准美国标准中干甜菜、甜菜糖浆、甜菜头的标准限量(0.3ppm~0.8ppm),这个检出值不一定意味着很大风险。

 

另外,按我国标准,乙草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2毫克每公斤体重每天,要超过这一范围,60千克体重的成人每天必须吃掉3.27千克含0.367ppm乙草胺的草莓。即使在更严格的欧洲,体重60千克的成人也要每天吃掉580克草莓才会超标。很多人可能觉得一天一斤草莓不是事,但风险评估是基于每天都要吃这么多,草莓种植受到季节限制,全年每天吃够一斤是很难的。

 

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陈春秀也表示,农残需要累计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致癌,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致癌风险也不一样。 按照此次公布的检查结果,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只在草莓成熟季吃几次,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草莓真的容易残留农药吗?

 

现代化种植手段使草莓的产量、品相都有了提高,也不再受限于季节。但农药及各种农用添加剂也给草莓带来了一些健康隐患。在美国环境工作组公布的“2014年果蔬农药残留排行榜”中,草莓高居第二。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不少消费者认为草莓凹凸不平的表面,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农药残留量。

 

李洪文对此并不认可:“农残主要指残留在水果里,没被代谢掉的化学物质,与水果表明是否平整、水果是否需要削皮没有直接关系。”另外,在他看来,近年来的草莓种植中,对农药的使用量已随现代化生产手段的进步有所减少。

 

首先,育苗技术的提升,提高了草莓种子的质量,成长过程中不需要太多肥料和其他人为技术助其生长;其次,大规模种植技术的推广,让草莓种植业走向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散户少了,更便于管理,滥用农药现象也会减少。

 

阮光锋表示,消费者没必要对草莓的安全性太过恐慌,仅仅8份样品的检测结果不具有统计学的代表性,并不能反映所有草莓的情况。但如果检测结果属实,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以明确乙草胺来源,并严惩使用者。如不属实,应及时澄清。目前来说,为提高食用草莓的安全性,还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重视。

 

企业减少高浓度农药的生产。李洪文说,农药浓度过高会使其代谢周期加长,增加水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最近颁布的《新食品安全法》就对与之有关的企业和生产商做出了强有力的规定和规范。

 

政府加强对种植户使用农药的指导和监管。阮光锋建议,基层相关农业部门应加强对此的指导和监管,因为很多种植户相关知识比较匮乏,不知道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农药怎么用才安全。这样既保证生产利益的最大化,也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消费者学会选择和清洗。李洪文建议,买草莓时,个头太大、性状太奇怪的最好不选;洗草莓时,注意千万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要把草莓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洗干净的草莓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这是最简单,也最安全的方式,用果蔬清洁剂等可能适得其反。(相关推荐阅读:《草莓农药残留或致癌 如何辨别“化妆”草莓》)。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草莓农残 草莓致癌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