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口腔溃疡只清火不行

 

春节长假期间,万家团聚,吃吃喝喝在所难免,很多人因此出现了口腔溃疡。对于口腔溃疡,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治口腔溃疡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口疮不单是实火

 

历代医家有“口疳”、“口舌生疮”、“口糜”、“口破”等称谓,实际上指的都是口腔溃疡。《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归属于口疮。中医学多以内在脏腑寒热虚实变化来阐述口疮的病机,其中以“火”为最终的成因。近代医家多认为,口疮病位在口,发病原因在于内在脏腑气化功能的紊乱。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心脾两脏病变与口疮最相关。

 

古今中医名家将口疮大致分为实火、虚火两大类,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实火型口疮周围充血明显,治疗上一般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牛蒡子、黄连、黄芩。心火亢盛者,可用生地黄清热凉血降心火,配木通、竹叶、白茅根、车前草利尿;烦热口渴者,加生石膏、麦冬、玄参;便秘者,加用大黄通便泻火。

 

分型治疗效果好

 

中医辨证论治口腔溃疡有良效,下面将临床中常见的辨证分型论述如下:

 

1.胃火上炎证 溃疡形状不规则,基底色黄平坦,周围充血发红水肿,口热口渴,口黏口臭,牙龈红肿出血,心烦,喜冷饮,尿黄、少,便干;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洪或弦数。治以清胃泻火,方选清胃散加减治疗。

 

2.心脾积热证 溃疡大小不等,圆或椭圆形,由小米粒到绿豆或黄豆大小,溃疡数目较多,可相互融合成片,周围可红肿高起,中央凹陷,局部灼热疼痛,口渴喜饮,面红,口鼻灼热而干,烦热,便干,尿黄赤;舌尖偏红而干,苔黄或腻,脉弦细数。治以清热泻火,方选导赤散加减治疗。

 

3.脾虚湿困证 溃疡大而深,边缘发红水肿高起,溃疡基底不平坦,有灰白或灰黄色渗出,愈合缓慢,病程可达数周,大便溏或不畅,腹胀,口黏,面色萎黄,肢体困乏无力,尿清长或黄赤;舌淡质嫩有齿痕,苔白或滑腻,脉濡细或缓。治以健脾祛湿,方选五苓散加减治疗。

 

4.阴虚火旺证 溃疡大小不等,多为米粒大小,渗出少,基底平,数目为1~3个,色淡稍红,周围微红,易反复发作,手足心热,盗汗,心悸、失眠、多梦,心烦口渴,面色潮红或淡红,唇红干,口渴喜冷饮,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5.脾肾阳虚证 溃疡色淡,红肿不著,渗出少而色淡,边缘略高起,面色黄白,形寒肢冷,下利清谷,少腹疼痛;舌质淡,舌苔白滑或腻,脉沉。治以温补脾肾,方选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

 

温馨提醒:口腔溃疡患者在治疗期间,要适当调节饮食。适合患者吃的食物就是富含维生素、锌和清热解毒的食物,而且口味要清淡,避免各种油腻厚味食物。(相关推荐阅读:《医生总结的5个中药方,治口腔溃疡管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的原因 口腔溃疡怎么办